close

  上上週日去看了吳念真導演的「人間條件一」,是很棒、充滿歡笑活力的舞台劇,就是吳導給人的印象和風格,很台灣,很親切。七月底還有加演,很棒。值得一看。

 不過當日讓我印象最最深刻的卻不是舞台劇,而是劇場外的畫展。(絕對不是舞台劇不好看,而是最後收尾最感人的時候前座的死小孩一直吵著要回家。我真的….

 

在去看舞台劇之前,從捷運站慢吞吞晃到城市舞台,時間還有一個小時,買了飲料走來走去還有大把時間,所以在經過台北社教館看見有油畫展覽時,猶豫了下便走進去逛逛。

 我這人沒什麼藝術氣息,所以只要超過小人圖結構的畫,在我看來都很厲害。不過既然有時間便去看看了。

 畫展的名稱叫做「最後的730吳東穎的紀念畫展」。

 5736809709_92da118ee5_z.jpg    

  

 看到「紀念」原以為是老畫家,走進展區,在一張貓咪照片旁看見了簡介,才知道「紀念」的,是個年紀不大的男孩子。

 二十幾歲,因為重度憂鬱症離開。

 他的朋友們,很愛他,所以細細替他挑選他的畫、他的文字,布置了他最後一次的個人展覽。

 每幅油畫旁,都有張小紙條,上頭是他作畫時的心情和概念。那些文字是有熱情和愛的,是能看見生命仍有光的。可是每一篇文字卻更加讓人不解,為什麼他會選擇離開?

 儘管這一年來為了寫黑白館第三集,我看了不少自殺相關的書籍,覺得有一點點開始瞭解的時候,站在這裡,卻忍不住還是會問「有這樣的才華,有這麼多愛你的朋友,為什麼不能留住你?」

 明明知道是生病了,可是正常人卻永遠無法明白是什麼讓一個人放棄了自己的生命。那是怎麼努力解釋都很難理解的。

在更年輕的時候,被大人所影響,我曾經覺得自殺是一種軟弱,這社會對自殺的人經常是嚴苛的,責備他們為何不再多努力一下,為什麼不多想想別人、會對不起父母,可是自殺的原因很多,並非單一的軟弱,而是身心生病了,沒有得到好的醫療或是來不及救回來。

很多想法我盡可能表達在黑白館三,但一定還有未竟之處,未來我還想繼續寫一寫。

以下這幅是我最喜歡的畫。

紙條上寫說,這是有一天他買了一盒新蠟筆回家,決定把蠟筆上的顏色隨性放在畫紙上,畫完以後房間裡充滿了新蠟筆的味道。很愉快。

 是這樣一點小小念頭,所以他為世界留下了這樣的色彩。

 

 

 5737383970_dcb83d4463_z.jpg  

 

(展覽已經結束了,關於吳東穎的其他作品,可參考: http://jackiewang.liho.tw/?p=941 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hchi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